剧情介绍

  威利(比利·鲍伯·松顿 Billy Bob Thornton 饰)的工作很有趣,每逢圣诞,他便会穿上一身圣诞老人的行头,带着雪白的大胡子对公司的商品进行促销。然而,对于威利来说,这份工作远远没有表面上看起来的那么简单,每一年的这个时候,除了欢度佳节,还是他和他的伙伴马库斯(托尼·考克斯 Tony Cox 饰)大赚一笔的最佳时刻,他的真正身份是一个小偷。
  今年和往年一样,可又有些不同。威利的诡异行踪遭到了精明的保安金(伯尼·麦克 Bernie Mac 饰)的怀疑,同时,百货公司的经理鲍勃(约翰·雷特尔 John Ritter 饰)也变成了难缠的人物。更让威利感到抓狂的是,一个8岁的小男孩盯上了他。在重重地阻力面前,威利的行动能否成功呢?

评论:

  • 勇枫 3小时前 :

    两母子在体育场的对话很真实啊,也是全片最升华的地方

  • 旗玲玲 1小时前 :

    为什么还港版《阿甘正传》啊可恶。还是那句话,因为电影结尾的影像资料,体育传记类电影才显得感动和弥足珍贵。导演把电影落脚点大多数放在了家庭,母爱,包括这香港残疾运动员的社会福利等等的阐述。却在剩下的篇幅里无法深刻的表现属于个人的成功。中国体育电影仍需努力,这部也算在本土类型片中做的中上了。(垃圾配音甚至不如上气)

  • 初静 5小时前 :

    想到了岁月神偷,对香港运动员的难处描绘得到位。吴君如很适合这个题材,但必须要看粤语原声才能体会到那个神韵。

  • 冉惜文 8小时前 :

    弟弟那句“我不是篮球队的,我是足球队的啊,妈”

  • 委河灵 7小时前 :

    止于情绪唤起的励志传记。中国特色的母爱是沉重的,也是令人窒息的。

  • 德芷荷 6小时前 :

    三星半。或许运动员传记有很多种切入法,但苏桦伟的故事确实要从妈妈讲起。

  • 愚睿好 2小时前 :

    典型的港式温情。

  • 卫湘然 2小时前 :

    大陆电影《12秒58 (2006)》豆瓣8.0的片子。是演绎苏桦伟生平的影片。片中成年后的苏桦伟一角是由他本人饰演的。曾在亚特兰大、悉尼、雅典以及北京等多届残奥会上获得多枚个人、团体金牌的,被誉为港版“阿甘”的香港运动员苏桦伟。

  • 卫荣涛 7小时前 :

    我觉得如果重新来过,少一个奥运冠军也比多一个悲惨的残疾人生要好

  • 仵代天 9小时前 :

    3.5,作为一部体育电影却在社会议题上赢了太多。结构虽是老套路,前期问题也大,节奏疲软,叙事割裂,短片合集感明显,然而剧情却从后期开始发力,到06年那一段的观感明显比前半段要好上不少,不止于一个浅显的励志故事歌颂,其又聚焦运动员生涯末期的困境描述,主题升华,现实问题表现明显,看主角光鲜亮丽收获功名一时后,剩下是黯淡余生,家境依然无从改善,津贴还不如一个普通快递小哥,得妈妈不停接广告为生,一切看来都如此骨感。

  • 卫珉成 1小时前 :

    止于情绪唤起的励志传记。中国特色的母爱是沉重的,也是令人窒息的。

  • 刑德惠 8小时前 :

    题材就胜利,本来就是让你哭,能哭就是成功。整体唯一有技术性巧思的是每次男主摘下助听器,就伴随了噪音。演技方面,吴君如正常发挥,不过怀疑她打了针有点僵,反而男主表现得更出色。

  • 惠问寒 7小时前 :

    迫于实际情况的结构和主题切入,已经做到最合理。人啊,在你擅长的跑道一直跑下去,你才有机会做成骄傲的人,换别的任何地方,你都是平庸甚至差劲的残障人士。

  • 俞翠柏 4小时前 :

    7分。拍得很中规中矩,竞技体育的燃,残疾人家庭的困境,残疾人群体在社会的困境和受到的忽视都有展现,正值东京残奥会期间上映还蛮有意义的。不过可能为了凸显片名妈妈和儿子的关系,其他家庭成员爸爸和弟弟完全被弱化成了背景板,尤其是弟弟这边,其实值得更多的呈现。

  • 卫红英 9小时前 :

    其实是神奇小子的神奇妈妈。少年时代的演员演的最好。

  • 东郭雨珍 7小时前 :

    爱若能堪称伟大,再难挨照样开怀。8.21@北京北京坊保利影院

  • 咸德本 0小时前 :

    输在起点不重要,重要得是知道终点在哪。四届金牌送给母亲当嫁妆,把哭的力气留在传送带后站起来的自己。如果能追上来,十三个月的酬劳可以没有后顾之忧,只是同工同酬在市场经济下显得多么可笑。

  • 庾傲安 0小时前 :

    香港能拍出这样的电影,真意外,感动是真的!演员好厉害👍🏻梁仲恒绝对是影帝。

  • 媛芙 8小时前 :

    16分钟处,虚岁为什么翻译为,in Korea age?本来6.5的作品,因为这个无法容忍的翻译,打5.5比较合适

  • 五雨伯 4小时前 :

    比《夺冠》完成得好!《夺冠》只有“集体”而无“个人”;《妈妈的神奇小子》则完成了个人跌宕成长的叙写,还实现了个人与集体、社会的联结。(虽然两部影片的描写对象本就有“集体”和“个人”之差)。 比较惊喜的是,它触及到了华语体育片一些未探讨过的问题,如运动员身份明星化与娱乐化之于个人的影响、运动员所享有的社会保障和资源优待等问题。虽然是讲述残疾运动员的故事,但分寸把握得好,丝毫不让人感到剥削与不适,尤其是提供了一个刻画“母子关系”的角度,拓宽了这部电影的情感关怀。只是最初二十分钟大量慢镜头和配乐的滥用实在让我感到不耐烦。虽有刻意煽情的毛病,但想想现在的香港人真的需要这种振奋民心的电影。

加载中...

Copyright © 2015-2023 All Rights Reserved